金融杠杆
高杠杆股票配资犹存 伞形配资或成监管难点
高杠杆股票配置依然存在
中国证券报
□记者赵忠浩林荣华
在严格的监管政策法规下,仍有部分资金配置公司利用信托、银行等方式秘密向客户配置资金。 记者近日走访了解到,一些资金配置公司在向银行、信托公司融资时最终可以达到1:3.7的杠杆比例,向客户配置资金时杠杆比例高达1:4,并且可以通过杠杆开发杠杆。他们自己的软件。 伞式分配使得单一信托计划产品的资金可供多个客户使用。 业内人士认为北京股票配资融资,上述行为属于场外违规资金配置,加剧了市场运行风险。 当市场出现“黑天鹅事件”时,可能会导致股价螺旋式下跌北京股票配资融资搭搭网配资平台,也对穿透式监管提出很大挑战。
高杠杆股票配置依然存在
一家资金配置公司的业务员告诉记者,他的公司可以利用自有资金作为劣质资金,通过设立产品向银行筹集1:1的融资,再通过信托产品向信托筹集1:0.85的资金,最终杠杆比例达到1:3.7。 资金配置公司向客户配置资金时,杠杆最高可达1:4。 事实上,在资管新规出台之前,公司向银行融资的杠杆率可以达到1:2,进一步向信托公司融资的杠杆率可以达到1:1,相当于公司自有资本3000万元。 有了资金,最终可以杠杆1.8亿资金,杠杆比例为1:6。
为保证充足的配售额度升鸿网配资,配售公司将在配售资金即将耗尽时,继续按照前述杠杆比例向银行和信托机构获取融资。 “基本上我们每周都会发行新的信托产品,所以我们不用担心配置资金被抽走或者配置资金不够。” 该业务员透露,去年公司拨付资金总额超过70亿元。 以1:4的杠杆保守计算,参与配资的客户资金量将达到15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上述行为属于场外非法资金配置行为,存在重大安全风险,无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尤其是子账户的具体交易情况无法得知,严重违反了证监会的规定。 因此,根据监管部门的要求,任何机构不得为任何机构和个人通过网上证券交易接口开展场外资金配置活动或非法证券业务提供便利。 根据资管新规,我国目前对开放式公募、封闭式公募、分级私募等私募资管产品设定杠杆上限为140%、200%、140%、200% ,这是最高的杠杆。 比例不超过1倍。
记者根据发行公司的预警线和清算线测算。 如果客户以4倍杠杆买入股票,总市值下跌8%左右达到警戒线,总市值下跌10%左右到达爆仓线。 风险极高。 尽管配置公司对客户买入股票的种类和比例做了明确的限制升鸿网配资,并对客户账户内的资金进行了实时监控,避免超仓,但即便如此,仍然存在超仓的情况。 -定位。 “之前有客户高杠杆配置资金,达到警戒线后沟通同意增加保证金,但后期保证金没有到位,我们也没有联系。如果你亏了钱,最终就会失去你的职位。” 业务员表示,从这个角度来看,银行资金和信托资金也存在损失的风险。
保护伞分配可能成为监管难点
值得注意的是,配置公司还强调了通过信托账户进行股票配置交易的“安全性”。 据销售人员介绍,分销公司为每个信托计划产品开设了一个主账户,并通过自己的软件在分销公司内部开设了一个保护伞,这样资金就可以被多个客户使用。 被投资公司的软件和子账户。 该业务员表示:“个人资金配置渠道采用个人账户进行交易,易于监管。资金配置是通过信托账户实现的,监管时只能看到主账户的交易情况,而无法看到主账户的具体交易情况。”子账户无法得知,所以更安全。”
“在上述做法中,一个主账户下设立多个子账户已经属于伞型资金配置,是严格禁止的。” 一位信托人士表示,虽然看起来信托公司并没有主动撑起保护伞,但资金配置公司自己的软件撑起了保护伞,但信托可能也知道。
上述受托人认为,伞式基金的过度杠杆运作模式加剧了市场运作风险。 当市场出现“黑天鹅事件”时,就会出现股价螺旋式下跌等风险。 其次,由于伞式基金无法确定股份与交易者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表面的持股信息和变动披露都是普通账户的汇总数据,既不能确定产品的实际控制人,也不能确定产品的实际控制人。明确区分具体交易者和股票的变化,以及穿透性监管的失败,给监管部门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此外,还可能存在虚假开户和滥用的风险。 例如,同一证券主账户下的二级子账户的开立、交易、清算等功能甚至可以开立无需实名的虚拟账户。 风险。
本文原创于:http://tmpjb.cn 升鸿网配资
热点信息
-
日前,《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面对股票市场的火热,配资公司玩法也有所“升级”,在股票和期货配资的基础...
-
在动辄“千亿级”、“百亿级”平台“爆雷”的舆论氛围下,网贷挤兑轮番上演,债权转让骤增,多家P2P平台...